现状
产品不难找 2000元一套
某公司产品内容中,介绍安装摄像头的所需环境因素
“摄像头200万像素,支持复杂环境下的人脸抓拍,支持最多同时32个人脸检测。”该负责人说,系统要完成搭建,除了在店内适当位置安装摄像头之外,还需要能存储数据的云平台。“如果都在我这里购买,平均下来每个摄像头也就2000多元钱,施工费用你自己出。”
隐患
数据可自管 买卖风险大
某公司展示系统后台可看到的人脸和相关属性
尽管相关企业宣称摄像头不在后台显示人脸信息,但其实只要顾客进店,安装好的摄像头就可以拍摄到每一位顾客的面部信息。而拍摄下来的人脸,究竟存储在了哪里、是否会脱敏处理,被设备无感采集的顾客完全无法控制。相反,在这背后,买卖人脸信息数据的灰色市场一直都在。
一家名为“数据标注共享”的聊天群中,就有人出售人脸照片。“我们专门是做AI人脸面部数据采集的,都是固定拍摄。”一名卖家表示,其手中有3000人左右的面部图片,主要是在大专院校采集学生数据时留下的,“要的话20元一个人。”该名卖家表示,他们采集的人脸数据相比其他设备采集的人脸更好,“每个人有20张图片、5段视频,AI测试这样的全方位的采集,好得多。”
某AI数据公司买卖采集来的人脸数据,20元一人
这样的人脸数据买卖,不是个例。此前也有媒体报道,在某些网络交易平台上,只要花2元钱就能买到上千张人脸照片,而5000多张人脸照片标价不到10元。
说法
安装摄像头须明确告知
“如果只是要统计客流,或者出于其他的打算或商业目的,我认为是没有这个权力去安装摄像头的。”朱巍同时介绍,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第五条规定,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、正当、必要和诚信原则,不得通过误导、欺诈、胁迫等方式处理个人信息。因此,相关方面必须在显眼处明确告知消费者安装了摄像头。
朱巍认为,即使客流统计的摄像头是在去标识化的情况下拍摄,也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。“因为从功能上来讲,所有的人脸、表情等等,都是可以记录和获取的。而商场、商家拿这些拍摄到的顾客画面去做什么客流量统计摄像头,是不是真如其所说不会侵犯隐私客流量统计摄像头,是无法掌控的。”他提示,在公共场所安装摄像头不能任性,更不能把拍摄到的内容拿去做不法使用或分析。